首頁 > 復癒知識 >復健觀念
腦中風後想要恢復得更好,最重要的就是復健,因此當我們選擇自費復健時,無非是希望能協助我們突破目前的瓶頸,因此找到一位適合的治療師,會關係到復健時的信心和效果,也會影響後續生活的重建。這篇將針對神經/中
腦中風後能不能行走是大家最常關心的議題,國外研究發現,腦中風後三個月約有75%的風友可以獨立行走,而在國內的調查發現,45歲以下的風友約有90%在出院時可以獨立行走,而其中有75%需要使用拐杖。從以上
根據統計,美國人死亡原因的第三名是錯誤診斷,而初步診斷後被修正比例高達80%,非必要手術比例高達50%,非正確治療佔疾病案例的比例為50%。由此可知,面對專業上的問題,有時候的確需要第二意見。
一般人對中風復健有迷思,認為「手沒力就抬手,腳沒力就抬腳,多練走路就會走了」,這些話看似很合理,但對個案來說是很困難的(因為真的抬不起來)。物理治療師陳俊宇表示,中風個案與一般人訓練方式不同,一般肌無
大家都知道,中風復健成效很重要的一環就是居家運動的練習,很多時候不是復健效果緩慢,而是回家是否有按照老師的功課嘗試練習,並回報在家練習過程中遇到的狀況與困難,並在下次練習時重新調整。復健想要更進步,就
促進腦中風後的動作學習一直是神經物理治療多種介入方式中的基本目標,因此如何更有效地引導個案學習動作將是我們需要深入了解的知識。這篇文章會讓你具體學習到(1)動作學習的多種機制(2)這些機制的主要特徵,
中風後有睡眠問題? 其實你並不孤單
我們都知道大腦有神經可塑性,因此腦中風後造成的偏癱仍可藉由復健進步。但神經可塑性的存在不足以解釋人類與其他物種的不同。事實上,可塑性存在於動物世界中,而人類之所以與眾不同,在於我們擁有四個重要的學習機
我們都知道,不管是根據神經可塑性原則或是動作學習概念,要重新學好動作就是不斷反覆的練習,就如我們小時候學騎腳踏車、彈鋼琴或是打籃球,只要多練習就會越來越熟練。但中風後造成的動作失能也是多練就會好了嗎?
小芳:「為什麼我的老師要我用左手喝水,但我就是希望我的右手也可以喝水呀,能不能就訓練我的右手呢?」
大腦會有許多腦區受到中風的影響,而每個區域分別主管不同功能,每個人的腦神經運作也略有不同。因此腦中風造成的外顯和內隱症狀在不同人身上會有很大差異,因此治療師和醫師常說:「每個腦中風症狀都不同,恢復的歷
當中風患者進入了慢性期或對動作復健的反應停滯時,通常就被建議停止復健,這現象也體現在醫療給付制度。然而中風復健發生停滯時,不該是終止當前的運動計畫,仍有許多方式(例如修正強度、嘗試不同的復健內容)來促
Designed by 揚京快客 Copyright © 2025 .. 累積人氣: 88491